中都愛河濕地公園
本溼地位於高雄市愛河南側十全路與九如路間,
緊鄰同盟三路與九如截流站之愛河段,
占地約 7,415平方公尺 ,基地全長約 256公尺 。
規劃中引入「生態廊道」的概念,
將公園、綠地、生態保護復育區、濕地埤塘加以串連,
讓生物藉著在各棲息地間的自由移動,
擴大其生存空間,族群才能長久存活。
本濕地生態公園東鄰中都儲木池溼地、
舊磚窯古蹟;西近柴山、壽山山群;
南接愛河親水公園一至四期、
高雄港及鹽水港溪溼地;北臨左營蓮池潭、
半屏湖溼地、洲仔溼地、內惟埤溼地,
除可建構為自然、生態的場域外,
更具有延續愛河親水公園新生命,
補注地域特色與人文典故的效果,
及串連高雄生態廊道及生態綠網之功能。
濕地生態系是地球上生產力最高
以及生物多樣性最高的生態環境,
對於環境保護及社會經濟上有著重要的價值。
因此,在中都愛河建構生態濕地公園的過程中,
適度利用濕地來淨化水質、涵養水源、
防洪和防止海水倒灌、豐富物種,
提供各種生物棲地及調節微氣候等,
一方面彌補平衡都市生態,
一方面也讓人們從而體會尊重大自然、
與大自然和諧共存的真諦。
同時也提供相當重要的環境教育、
科學研究與休閒遊憩的功能。
目前愛河溼地公園內,樟樹、
楝樹、稜果榕、黃槿、茄冬等30餘種豐富林相
及生物食源植物已然形成,
並可見魚群聚集,甚至在河面上躍起,
每當傍晚時分,清晰可見大小魚群
悠遊於生態護岸河石孔隙間覓食,
小白鷺來回穿梭河岸,
白鷺及夜鷺駐足覓食;再過一些時候,
我們將可在愛河濕地公園見到
更多樣化的生物陸續進駐這個濕地桃花源,
展現濕地生態旺盛生命力,
吸引市民駐足流連,
豐富人們的生活經驗,提昇休閒生活品質。
以上為高雄市政府網頁介紹文
走進中都濕地公園 創造幸福健康新價值
「中都濕地公園」
位於高雄市同盟三路、九如三路、
十全三路及中華二路等交通幹道之間,
規劃範圍包括中都地區公4、
公5公園用地,以及周邊文中、文小學校預定地,
共計 11.6公頃 ,自民國98年度
納入重大工程計劃, 99年1月15日 開工,
於100年4月落成啟用。
主要目標為設置戶外生態
教室,結合當地資源,發展自然教學,
提供完整生態教育資訊;
結合社區觀光資源,
提供具水岸溼地特色之遊憩活動;
建立完整雨林復育及水岸生態經營管理體系,
作為台灣地區熱帶意象之濕地標。
園區規劃有三座吊橋、紅樹林生態復育區、
水上長廊及原生林生態島等設施,
保留原木業輸送河道與自然海水接連,
藉由淡鹽水混合的特殊條件,
復育高雄消失的紅樹林生態
及海岸林帶,並保留一根從舊渠道挖掘出來,
長達 七公尺 的原木和編號『三民004』
的珍貴老雀榕,以利生物多樣性保存,
串聯愛河流域的水系藍帶
與濕地的生態綠網,營造適合候鳥的棲息環境,
讓過境的候鳥選擇在此落腳歇息,
為地球補回一塊遺失的熱帶海岸溼地。
中都濕地公園以回歸、尊重自然原則闢建,
全區採低照度防水地燈,
減少人為建築設施及鋼筋水泥,
生態島甚至不設置任何照明設備,
成為一處觀看夕陽、眺望壽山的都會桃花源;
為保護生物棲地,
進行紅樹林樹種復育工作,
並營造適合候鳥的棲息環境,維持生物多樣性,
成為都市中大自然的生態教室;
園區內設置遊客解說中心、
獨木舟碼頭、吊橋、監測塔、
草坪活動區及潮汐親水平台等設施,
提供市民重新認識、親近紅樹林和濕地生態的環境!
中都濕地公園小檔案
位置:高市同盟三路、九如三路
及十全三路交叉口,近愛河。
面積:原佔地 11.6公頃 ,
近日新增十全路與中都園道間
約 1公頃 用地,總計約 12.6公頃
特色:保留早年木業工廠輸送原木河道,
引進愛河河水,兼具休閒、防洪及生態保育功能
規劃:保留老樹、復育紅樹林、
闢建台灣原生林生態島、
設置高 16公尺 觀景監測塔、
園區外圍設自行車道
資料來源:高雄市府地政處、工務局
【蘋果日報 周昭平╱高雄報導】
位於愛河沿岸自行車道上
由後驛站沿愛河騎自行車至基地約10分鐘。
高雄市中都濕地公園座落於
三民區同盟路、九如路口及十全三路交叉口。
心靈園丁 真心推薦 散步風景點 101.5.25
部落格照片簿內有中都濕地公園照片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