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策樹思考 提高投資勝算 

 

【聯合報╱文╱陳世豪】

 

 

最近全球股市陸續反彈,台股從去年11月之後一路驚驚漲,

總計這一波已上漲超過3成,沒有搭上這波行情的人

懊惱為什麼不早點進場,

而搭上順風車的人則洋洋得意。

在高興之餘,人們常忘了問自己一個重要的問題:

這樣的成果是靠自己的實力,還是因為一時的好運?

 

假想你某一天到拉斯維加斯玩21點,

你看到旁邊的小明拿到了17點的好牌,

可是他卻要求莊家再發一張牌。

這時,莊家再次確認他是不是真的要牌,

小明點頭說要,莊家繼續發牌。

結果,小明得到了一張4點的牌,

以21點贏得勝利,莊家面帶微笑地對小明說:「要的好!」

 

沒錯,小明的確要到了一張絕妙好牌,但如果你是賭場的老闆,

你會希望每一個人都像這樣的賭法。

這個例子點出了決策的一個重要觀念:過程與結果的關係。

 

觀念1》好過程未必好結果

 

多數人常以為好結果就意味著過程沒問題,

而結果不好就暗示過程一定有瑕疵。

就像我們在評斷一個醫生的技術,

常會以病人最後是否存活,來作為判斷的依據,

如果病人不幸喪生,

這位醫生就會被認為一定是醫療過程有問題。

這就是典型「以成敗論英雄」的錯誤迷思。

 

事實上,因為機率(運氣或隨機因素)影響,

好的決策過程有時會造成不好的結果,

壞的決策過程有時會帶來好的結果,

就像拿到17點還要牌的例子一樣。

盧梭(Jay Russo)

與蘇馬克(Paul Schoemaker)用簡單的「2×2」矩陣,

清楚地說明了過程與結果之間的關係。

 

觀念2》周詳決策→好結果

 

在任何與機率相關的領域中,

如投資、運動比賽、醫學治療…等,

最厲害的高手都比較注重過程,不光只是重視結果。

個人的決策過程極為周詳,有可能結果卻不成功,

不過長期來說,過程會主導結果,

思慮比較周詳的決策會帶來比較好的整體成果,

這也是賭場(莊家)長期賺錢的道理。

 

觀念3》控制流程減少風險

 

美國前財政部長魯賓在《不確定的世界》一書提到,

 

成功是決策的結果,

但過程充滿不確定性,且帶有風險。

 

面對不確定,我們沒有能力控制結果會如何,

但是我們可控制流程。

我們可以在決策過程中運用機率式的思考方式,

評估所有已知的資訊,設法估算不同結果的機率,

以及隨之而來的可能得失。

 

魯賓的機率式思考方式其實

和巴菲特所使用的決策樹是同樣方法。

巴菲特的合夥人孟格說:「像巴菲特這樣的人擁有一種優勢,

就是會自動以決策樹(decision tree)方式思考。」

巴菲特表示:「計算獲利機率乘上可能獲利的金額,

並考慮虧損機率乘以可能虧損的金額,

我們一直這樣做,這種方法雖然不完美,卻是重要的關鍵。」

 

因此,人們在投入每一個標的之前,

都應學習運用決策樹的思考模式,

來增進決策的品質,提高勝算。

將焦點放在如何正確評估企業的內在價值,

根據投入資本報酬率、營業利益率、資本周轉率、成長率、

競爭優勢、經營階層…等關鍵因素變化,並依照各種可能結果

來估算企業內在價值的變化,而不是只關注在市場價格的波動。

 

如果沒有透過良好的研究過程去了解企業的價值,

只是因股價上漲而盲目追高,

就如同一個人拿著火把在火藥庫裡跑來跑去一樣,

最後可能安然無事,但仍然是個笨蛋。

 

觀念4》深思熟慮必有收穫

 

撲克牌傳奇人物史克蘭斯基(David Sklansky)說過:

「每次經過深思熟慮所下的決定,

最後不論是贏是輸,你都會有所收穫。

同理,未深思熟慮就輕率下決定,

不論是贏是輸,你都會失去一些東西。」

 

因此,不論是在投資還是商業領域,

關注整個過程總是比注重短期成果更加重要。

結果不是不重要,結果很重要,

但如果只根據結果來做判斷,

會誤導我們的思考流程。

 

將焦點專注在增進決策流程的品質,

才能將成功的可能性最大化。

 

就像孟格在南加州大學法學院演講中提到的:

「想要獲得你所希望的東西,

最安全的方法就是讓自己值得你所想要的。」

 

 

心靈園丁 真心推薦 好文章  101.8.8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心靈園丁 義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