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自助經濟發展

 

社區經濟發展 失業者

及邊緣老公的出路 

 

心靈園丁將-文章部份摘錄

研究員:周昭德(政策研究幹事)2003年1月     

 

本人認為香港教會在這個社會經濟低迷的時刻,

應承擔使命與港人同行,

與香港市民一同摸索出路;                     

                                  

到台灣參觀他們在這年頭

社區經濟發展」的情況,

可望作為借鏡。                                

在台灣之行結束時,自己腦海浮現一幅聖經的圖像:

就是初期教會的生活和基督徒團體精神

「他們專心聽取宗徒的訓誨,時常團聚,

擘餅,祈禱……凡信了的人都齊集一處,

一切所有皆歸公用。他們把產業和財物變買,

按照每人的需要分配……

懷著歡樂和誠實的心一起進食。」

「眾信徒都是一心一意,凡各人所有的,

沒有人說是自己的,

都歸公用……他們中,沒有一個貧乏的人,

因為凡有田地和房屋的,變賣了以後

都把買得的價錢帶來,放在宗徒們腳前,

照每人所需要的分配。」

 

初期教會的社區特質

就是有共同的信念,團結,互信互助,

對團體的認同,

視基督徒的社區是自己的,

是大家彼此有份的;別人的事是自己的事,

他人的溫飽也是自己的溫飽,

這樣就產生緊緊相連的團體。

 

                                                                     

 

                                                                                                                                    

 

所以,社區經濟若不同時建立社區睦鄰互信關懷

那樣的「社區經濟發展」只是有形無實

 

背景-香港經濟低迷,失業問題嚴重。

 

 

                                                                                       

不少勞工原先擁有的技術和才能日益貶值。

在經濟困境中,他們或會把自己怨氣宣洩在他人身上,

削弱社會凝聚力。

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董建華

在二OO一至O二年的施政報告中提出成立

社區投資共享基金

依董建華所言,此基金的目的

乃「鼓勵市民彼此關心,互相幫助,

並推動社區參與,強化社群的功能。

                                                     

此構思一出,即引起了各民間團體的興趣,

尤其是那些一直在推行「社區經濟發展計劃

(Community Economic Development)的志願機構,

不少機構已向基金申請撥款,

希望基金能資助各項「社區經濟發展」計劃,

使那些失業人士、邊緣勞工及弱勢社群

在互敬互助中渡過經濟難關,並重拾自信和尊嚴。

 

 

研究之目標如下

釐清社區經濟發展的概念;

綜合外國及香港例子,

列舉社區經濟發展的主要形式;

探討香港「社區經濟發展」的困難;

探討香港政府的角色,並提出建議;

以及評估「社區經濟發展」

對解決香港失業問題及邊緣勞工問題的效益。

 

「社區經濟發展」的概念

 

以下只就相關的

以物易物、合作社、社區貨幣等

「社區經濟發展」計劃作出探討。1

 

就我們所關注的,「社區經濟發展」

可理解為一種以社區為本的民眾互助或交換活動,

然而其目的並不重於謀求經濟上最大利益,

而是更重於建立一個人們

互敬互信、自主自強、互相支援的社區;

其中並以體現公開、平等、民主等價值作為組織原則。

簡單地說,「社區經濟發展」強調重建人際睦鄰網絡,

自下而上的參與和動員,

希望民間大眾在互助互信的基礎上,

發揮各自不同的才能、技術、經驗及資源,

互相服務,互相交換。

一方面可以改善居民生活質素;

另一方面令參與者重獲生活的意義及尊嚴。2

這裏所說的「社區」(Community),

既可以以地域區分,亦可以以行業、種族、宗教,

甚至基於某種原則或價值

(例如環境保護、綠色消費、反資本主義、反全球化等)

的共同認同而組成。

 

有一點須注意,「社區經濟發展」

不是福利施贈計劃,亦不是義工服務計劃。

社區經濟發展計劃中

人人在平等對等的位置上雙向

或多向的互助互補互通有無;

因為當中沒有「施贈者」

與「被救濟者」之分,所以不是福利或義工服務。3

相反,「社區經濟發展」

其實可說是一種「以工代賬」(Workfare)的計劃。

 

近年,歐洲的一些「福利國家」(Welfare States),如英國,

積極推行各種「以工代賬」計劃及政策,以抒緩龐大福利支出。

簡單來說,「以工代賬」是指政府在提供福利救濟之餘,

亦積極替受助者投入勞動市場或社區工作,

使其自力更生,減少對福利救濟的依賴。

 

全球化的洪流中,跨國企業和大資本家

可以更自由地在世界各地進行生產、貿易和投資。

當中,跨國企業將不同的生產工序打散,

並利用各地的「優勢」來進行不同的商業活動,

形成所謂「全球商品供應鏈

(Global Commodity Chains)的經濟模式7

例如,原材料從最平宜的地方輸入,

勞動密集的生產工序設在勞動成本低的地方,

產品開發、研究及設計設

在教育水平高及資訊科技發達的地方,

甚至將污染性的生產工序

設於環境保護法例不完善的地方。

 

以上反映了甚麼問題?這又與「社區經濟發展」何干?

 

首先,我們要明白,在全球化下,

跨國企業的本質是有別於傳統企業,

它們是四處流竄的投資者和生產者,

那個國家的營商環境較佳、工資較低、稅率較低、

政府規管較少,它們就到那裏。

它們不會植根於某地,未必會將利潤再投資於當地,

當某地的營商「優勢」不復在,

它們大可撤資,遷到其他營商環境較佳的國家。

 

當地方資金被跨國企業「賺」去後,民間變得愈來愈窮;

而當一個社區內缺乏資金,

社群的日常生活如就業和貿易就難以展開。

沒有錢,就沒有消費,就沒有投資,

就沒有新職位,社區就陷入困境中。

資本主義經濟與全球化的發展趨勢市場

今時今日的資本主義市場經濟

是一種崇尚或鼓吹「認錢不認人」的文化。

在資本主義制度下,金錢屯積在大企業手中,

資本主義是一種金錢掛帥、人情冷漠的制度。

近年「社區經濟發展」之所以被提倡,

正是希望補救或逆轉全球化及市場經濟的缺失。

 

「社區經濟發展」背後的邏輯可是很簡單

 

雖然社區內缺乏資金,雖然就業市場缺乏「職位」(Jobs),

只要社區內的人們仍有「需要」(Needs),

就代表仍有「工作」(Work)可做。10

是故,「社區經濟發展」強調以社區為本,

自下而上的參與,將社區內零碎的勞動力結集,

發揮人們那些未受市場認同的才能、技術、經驗

及資源,來互相服務。

一方面可以改善人們的生活,

另一方面令參與者重拾生活的意義及尊嚴。

在現今金錢掛帥的環境中,

建設一處守望相助、互通有無及富有人情味的社區。

 

發展核心著重於喚醒對象群體對自我處境之覺醒(Conscientization),

組織者及參與者在計劃過程中,

必須奉行開放、平等、民主、反歧視、反剝削等原則。

「社區經濟發展」透過動員、組識、資訊交流及培育等工作,

讓參與者得到提升。

最後,藉著「社區經濟發展」各項具體工作,

最終讓對象能自主自強,並立於社區,

自謀路向,努力爭取應得之權益。

 

 

 

心靈園丁 真心推薦 好文章  101.7.16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心靈園丁 義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