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台灣現場排隊的怪現象-醫院篇!



 

凌晨五點現場掛號經驗談!

  


 

前言重點介紹

 

 

 

病患浪費大量的時間在等待看病上,


 

醫院卻是見怪不怪?


 


 

可能,他們的認知,病人和病患家屬,

花費了大量的時間耗在醫院,在等待看病這件事情上。

本來就是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

兩相情願的事! 就別再抱怨了!


 

說實話,到大醫院看個病,

還真的要過五關斬六將,才能見得到醫生的面啊!


 

當天現場掛號的名額有限,想掛屬意的醫生,

還真的是耗時、耗人力的體力活啊!


 


 

然而,醫病關係的近身觀察,


 

長時間排隊掛號看病值得嗎?


 


 

一大早摸黑排隊看病值得嗎?

看個病要在醫院耗上七~八個小時,

而實際看診卻只有幾分鐘。


 

如果有解決問題,有助於病情,那還好。

如果沒有得到醫師醫療專業的協助建議,

病患就只能帶著徬徨無助,失望的心情走出診間了。


 

 

正文


 

   台灣現場排隊的怪現象-醫院篇!

 


 

觀察台灣的排隊現象,

除了新聞常報導的瘋狂排隊購買美食之外。

在台灣,醫院掛號排隊的現象也是一奇。


 

(請參閱附註 1︰排隊掛號的商機!)


 

話說︰到大醫院看病,

想看名醫或是主任級的醫師,掛號還真的是一號難求。


 

雖然網路掛號可以前兩個星期預約,

然而想預約難掛上號的醫師,卻總是顯示額滿。

因此,想就醫卻沒預約掛上號的人,

就只能在當天到醫院現場,搶現場掛號的八個名額了。


 

(聽說,網路一開始掛號,掛號的名額就會被秒殺。

不是網路鍵盤快手,就只能夠望著額滿的網頁,搖頭嘆息了!)


 

最近,母親想要到某大醫學中心看病,

她說︰如果能夠讓主任級的醫師看到診,

看看能否憑藉其看病的資歷和醫術,讓自己的病情能有所進步。


 

聽到母親這樣說,

做兒女的,當然要義不容辭的幫母親掛到號、看到診。

然而,就如同上述所言,

想看主任級的醫師,網路掛號都是顯示額滿的狀態。

所以,只好到醫院現場掛號,去碰碰運氣了。


 

因為沒有一大早去醫院現場掛號的經驗,

所以我還先上網搜尋了一下,

現場掛號的相關資訊,做個功課。


 

據說,個醫師門診,

每天都開放個當天現場掛號看診的名額。

病患或家屬想要掛到這八個名額,

就一定要有自覺,必須要起個大早去排隊。


 

還有網友這樣說︰

熱門醫師的診,病患或家屬最好半夜就開始排隊,

以免大老遠跑這一趟,卻沒有掛到號,白跑一趟 失望而返。


 

所謂︰

早起的鳥兒不一定有蟲吃,不睡的鳥兒才有可能有蟲吃!


 

所以,我清晨一大早,約四點多就摸黑出門,

出發到某大教學醫院,準備替母親現場掛號囉。


 

(請參閱附註 2︰

病患家屬經驗談,醫院現場掛號,要起得比雞早!)


 

到了醫院的門診大樓,剛好是五點,天還沒有亮,

可是卻已經看到很多老人家,自己在排現場掛號了。


 

雖然說,醫院的資訊裡,有說︰

在疫情期間,抽號碼牌從六點改成了七點。

不過老人家們,還是四~五點就到醫院等掛號了。

這麼早摸黑來排隊,這也太誇張了吧,

是到醫院順便晨起做運動嗎?


 

(我五點摸黑到,就已經排31號了!

據我當天的觀察,假如六點去醫院排隊掛號就太晚了。

六點已經排很多人,有可能掛不上想看的醫師!)


 


 

要怎麼排隊等抽號碼牌掛號啊?


 

對於常常去醫院看病,排過一大早現場掛號的人來說,

 

看病流程都已經了然於胸。

 

但是,對於我來說,這一次起個大早來醫院掛號,

 

還真是大姑娘上花轎,是頭一遭啊!

 

所以,趕快請教現場的前輩,傳授一下現場掛號的應對步驟。

 


 

現場排隊掛號流程︰


 

一、七點之前,醫院門診大樓的大門還未開。

醫院門診大樓前,紅磚步道的地磚上有按照順序的號碼。

等著掛號,抽號碼牌的民眾,

可以用隨身攜帶的物品,放在地上的號碼處排隊。


 

(有人會放置水瓶、飲料、雨傘、

安全帽、塑膠椅…來佔位子!)


 

二、等到七點時間一到,醫院的工作人員才會開啟門診大樓的門,

讓掛號的民眾依照順序進入門診大廳,協助大家抽取號碼牌。


 

(機器插入健保卡或輸入身分證字號抽號碼牌!

我號碼牌抽到16號!)


 

三、然後等到八點,醫院掛號櫃台開始掛號的服務。

要到這個時候,才能真正確定是否能掛到想看的醫生!


 

(我當天門診掛到14號,順利完成掛號的任務!)


 

四、九點醫生開始正式看診。

 

說實話,到大醫院看個病,

還真的要過五關斬六將,才能見得到醫生的面啊!

當天現場掛號的名額有限,想掛屬意的醫生,

還真的是耗時、耗人力的體力活啊!


 

如果可以不找名醫,就可以多利用網路掛號,

電話人工台預約,掛號就簡單多了。


 

 

 

醫院的行政作業效率提升,


 

可以節省病患和醫生的時間!


 

看到八點前掛號排隊的人龍,

八點整醫院門診大廳爆滿的人潮。

醫院可真的是生意興隆啊!


 

可是,病患浪費大量的時間在等待看病上,

醫院卻是見怪不怪?


 

真的期待,醫院掛號不用非要有人守在那裏排隊。

因此,可不可以,

別讓年紀大的病患或家屬看個病掛號,那麼的辛苦。


 


 

解決問題的辦法是人想出來的!


 

醫院抽號碼牌的機器,難道不能放在門診大樓的門口嗎?

非要七點前,等掛號、抽號碼牌的民眾,用隨身攜帶的物品,

放在地上的號碼處排隊,然後人又不敢離開的太遠。


 

(一大早,醫院門沒有開,連上廁所的地方都沒有!

隨身攜帶的物品放在地上的號碼處,

也不敢隨意離開去上廁所!)


 

可否不用一大早在現場排隊?

醫院有志工在前一天(或當天早一點來現場),

讓掛號的民眾以身份證,實名制登記。

等八點醫院掛號櫃台開始掛號作業,再去即可,

不必耗時在現場傻等。


 


 

醫病關係的近身觀察,


 

長時間排隊掛號看病值得嗎?


 

到大醫院看病,往返的路程,

對病患來說,可能就需要花費很長的時間。


 

然後,五點天還沒有亮,就得去排現場掛號,

苦等到八點掛號,九點醫生才開始看診。


 

其中,病患還要經過一連串的檢查,

等到了你掛的號碼,才終於可以見到醫生看到診。


 

然而,某些醫師看診的速度超級快,看病用不到兩三分鐘。

感覺醫師還沒有把病情解釋清楚,病患及家屬還有問題要問,

醫師就以簡短的幾句話,要把病人給打發走了。


 

然後,協助醫師的護理師,

就急急忙忙的把病患及家屬給「請」出診間。

這時,病患及家屬的心情,實在是超級的鬱悶和無奈啊!


 

因此,一大早摸黑排隊看病值得嗎?

看個病要在醫院耗上七~八個小時,而實際看診卻只有幾分鐘。

如果有解決問題,有助於病情,那還好。

如果沒有得到醫師醫療專業的協助建議,

病患就只能帶著徬徨無助,失望的心情走出診間了。


 


 

醫病關係需要相互的理解,


 

請找回醫病之間的尊重與信任!


 

有些人會說,你要理解醫院和醫生

有不得以的苦衷,因為健保是以量計酬。


 

而且,大醫院的名醫或是主任級的醫師,病患又特別的多。

一天看診,要在有限的時間之內,看完上百號的病人,

醫生也只好分配給每個病人,固定幾分鐘的時間。


 

(教學醫院階級較高的醫師,除了要看門診,

還要負責行政工作,教學、開刀…等其他工作。


 

然而,站在病患及家屬的心情和立場,

沒有事誰會到醫院看病啊!


 

有時候,真的是碰到了生死交關的病情。

或是病患身體的器官出現了嚴重的異常狀況,

才會急於求助醫生。


 

因此,當然會期盼醫生,能夠刻不容緩的,

幫助病人解決對病情的諸多疑惑。


 

看診時,能夠為病患及其家屬,

仔細的分析病情,提供理性、客觀的判斷,

和專業的醫療諮詢與具體的建議。


 

同時,分析完各種治療方案的利與弊,

以及治療成功的機率之後,

協助病患及其家屬做出正確的決定。


 

然而,以上只是對醫生的期盼。

實際上,有些醫生根本無法理解病患及其家屬的心情,

可以說是,極度的缺乏「同理心」。


 

可能,他們的認知,病人和病患家屬,

花費了大量的時間耗在醫院,在等待看病這件事情上。

本來就是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

兩相情願的事! 就別再抱怨了!


 

而醫生看病,只給病人兩三分鐘的時間。

是因為向病人和家屬詳細的解釋病情,

就得花掉許多看診的時間。


 

更何況,病人或家屬對醫療專業問題的認知,

有其侷限性,說一些醫學上的專有名詞,

他們聽得懂嗎? 所以根本懶得講。


 

(醫生應該要以淺顯易懂的方式,讓病人了解自己的病情!)

 


 

同時,有些醫生在醫院看盡了生老病死,

 

早已把病人的苦痛當作是醫院的常態。

 

把醫生視為一份工作,而不是志業。

 

久而久之,就變成了只知治病」,

 

而失去了關懷人」能力的醫生了。

 


 

(有些醫生沒有什麼耐心,會厭煩病人或家屬提出一堆問題。

 

還有醫生想保持權威性,

 

認為我怎麼說,你們就怎麼做,別有太多的意見。

 

甚至會對提問題的病人或家屬,

 

理解成對醫生的懷疑和不敬。)

 


 

病患和家屬求助於醫生,把生命和病情交付給醫生,

就是希望你是一個值得託付,值得信任的醫生。


 

因此,在醫病的互動過程中,

看診的醫生除了要具備醫術的專業。

在對待病患的態度上,如果能夠給予病患

主動的關懷、鼓勵與支持,這樣就更好不過了。


 

拜託! 醫生要想得到病患的信任,

千萬別用冷漠的態度和缺乏熱忱的表現來為你的病患治病!


 

看診時,說明病情與如何治療,應該要有充分的討論時間。

讓病患對自己的病情有正確的認知和了解。

因為,病患對自己的病情有知的權利,

所以醫生提供適當的醫療諮詢,是非常必要的。


 

以上的作法,絕對能夠維持好醫病的關係,增進彼此的信任感。


 

此篇文章,是希望醫院能夠以「同理心」,

解決病患和家屬現場掛號排隊不便的問題。

同時,也希望「醫病的關係」,能夠更加的和諧。


 

最後,對許多真誠辛勞的醫護人員表達誠摯的謝意。

也對幫助過我們的醫護人員表示感激之情。


 

醫師們(醫療人員)請記住︰

你們所做的工作,是一個令人尊敬的職業。

熱忱為病患治病,解決病人苦痛的醫師們,

民眾由衷的謝謝您!


 

(行醫誓詞︰我進入醫業,立誓為病人服務!

我要用學習到的醫學知識對病患負責,並且本著良心行醫。

病患的生命健康是我首要之顧念!)


 


 

 附註1︰排隊掛號的商機! 


 

據網路資訊,現在大醫院掛號,現場排隊是相當普遍的現象。

大醫院,幾乎每天都上演 56 點就過去排隊,

大排長龍的畫面。


 

想掛到號的民眾,若是不想一大早就到醫院排隊,

可能就必須委託「代排部隊」代勞了。


 

跑腿代排經濟夯!


 

如果不想自己花時間排隊,恐怕就得用金錢換取時間

因此,有人看準這排隊的商機,幫忙代人排隊收取報酬。


 

代購或幫忙排隊的方式,包括︰

代買人氣美食、演唱會門票、棒球賽門票、電影票、醫院掛號…


 


 

附註2︰病患家屬經驗談,


 

醫院現場掛號,要起得比雞早!


 

要起得比雞早,才掛的到號


 

起得比雞早,源自於陸客來台灣旅遊,

網路流傳著一句順口溜︰

起得比雞早、跑得比馬快、睡得比賊晚、吃得比豬差!


 

以此來調侃形容在台灣旅遊,

陸客旅行團的旅遊行程,安排的非常緊湊。


 

沒幾天的時間,就要從台灣頭玩到台灣尾。

而且有些遊行團的團費不高,

所以餐點的質量也就馬馬虎虎了。



 


 

者︰心靈園丁 義哥 109.10.12


 


 


 

延伸閱讀文章


 

(請至 Google


 

情義相挺義哥 心靈園丁 痞客邦部落格 搜尋)


 


 

高齡患者癌症手術開刀的兩難困境抉擇!


 

高雄榮總醫院,請勿吸菸的煩人廣播聲,

讓無辜不抽菸的民眾抓狂!


 


 

從衛生紙安屎之亂,探討羊群效應和機會成本的概念!

 

衛生紙安屎之亂帶給台灣的啟示!


 

排隊行銷術,免費的人性心理學分析探討!


 

蛋黃酥之亂,餐飲排隊名店所引發的爭議!


 

生意排隊的店家,產能不提升,經營模式不進化,

賺錢的商機可是會溜走了!

 


 


 

歡迎您到

 


 

 

情義相挺 義哥心靈園丁


 

痞客邦 部落格 參觀一遊!


 


 

心靈園丁義哥喜歡蒐集資訊與朋友共享!


 

有靈感或感想時,也喜歡寫些文章和心得感想!


 

誠摯歡迎您隨時來參觀,最好能留言認識喔!


 


 

引用此文麻煩請註明出處!


 


 

商業用途引用此文麻煩請得到本人同意!


 


    

arrow
arrow

    心靈園丁 義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