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食材尚青 在地農產品讚!

 

在地生產、在地銷售

小農網路平台厚生市集

 

他們替厚生市集設下一個嚴苛挑戰,

希望消費者採購的食物,

盡可能來自 30公里 內的生產者。

縮短食物里程,一方面減碳,

另一方面確保新鮮原味,

同時也能降低運送成本,

讓生產者獲得較大利潤。

 

台灣食材尚青米其林主廚好愛

 

在地食材入菜,無論新鮮、成本

或食物里程等環保因素,都可調至最理想狀態,

尤其搭上當地盛產食材,

更有加乘效果,勢必是未來趨勢。

 

為兒女棄高薪 牛津 博士網路賣菜

 

作者: 黃哲斌 | 天下雜誌

 

早上11點前上網訂購,下午就能收到新鮮農產。

厚生市集」挑戰超市賣場,

打造對小農公平、讓消費者安心的便利網路市集。 

 

牛津大學物理博士、曾是每年經手40億台幣訂單的

半導體公司副總經理,如今,張駿極為了幾百元的蔬果訂單,

自己開車送貨、請客戶簽收,

偶爾遭小農白眼、放鴿子。

但現在的他,更快樂、更具挑戰衝勁。

 

厚生市集創辦人張駿極,聊著他的網路賣菜事業,

以及「地產地銷」的堅持,幾乎只有爽脆笑聲。

「離開舒適圈,決定自己創業,

一是中年危機,二是因為二女兒,」43歲的張駿極說。

 

台大物理系畢業後,張駿極花了4年拿到博士學位,

又到麻省理工學院研讀MBA。

從小就是資優生的他,不到40歲,當上穩懋半導體副總經理,

技術與業務兩手通。然而,他的人生危機感,卻愈來愈重。

 

2010年,二女兒出生,那段時間,

他接觸國內外大量趨勢資訊,從氣候變遷到糧食危機。

「我發現,當我女兒40歲時,

她面對的世界,將與我這一代大不相同。

所以我開始思考,

下半生能做些什麼事,讓她的未來變得更好。」

 

幾經思考,張駿極遞出辭呈,決心創辦

在地生產、在地銷售

小農網路平台厚生市集

 

一名都市長大的科技人,帶著3名同事一起創業,

跳進完全陌生的農業領域。2011年8月,厚生市集網站開張。

 

30公里內的新鮮原味

這背後代表他們最重要的企業精神:

縮短食物里程。

 

他們替厚生市集設下一個嚴苛挑戰,

希望消費者採購的食物,

盡可能來自 30公里 內的生產者。

張駿極表示,

縮短食物里程,一方面減碳,

另一方面確保新鮮原味,

同時也能降低運送成本,

讓生產者獲得較大利潤。

 

也因如此,他們第一階段的配送範圍,

僅限於台北市、新北市南半部,

及厚生市集集貨場所在的桃園龜山。

 

至於食材本身,張駿極要求,

需通過有機認證,或採安全無毒的生產方式。

除了送交檢驗機關抽驗,

「我一定會與供貨小農面對面,

一方面溝通觀念,建立信任感。

另一方面,去看生產環境,

包括庫房資財,是否有不該出現的東西。」

 

你必須提供一次購足的服務,

否則,消費者仍會轉向大賣場,」

 

張駿極認為,

競爭者不是其他小農網購平台,而是超市、賣場

 

張駿極一面鼓吹在地食材,

同時提供小農友善的使用經驗。

「目前,約有5成商品的里程

低於 30公里 ,9成直接向小農採購。

只有一成,必須透過有機中盤商或批發商,」

張駿極說。

他堅持盡量向小農直購,除了成本考量,

還因為在雲林西螺果菜市場目睹的景象,

讓他永生難忘。

 

科技業的製程與行銷背景,

讓張駿極對於物流、銷售更加敏感。

為了提高競爭力,

他們推出「上午訂購,下午送貨」。

會員上午透過網路下單,傍晚就會宅配到府。

這高度考驗進貨、庫存、配送管理的能力。

 

App預測產量 行動下單

 

厚生市集摸索出

產銷預測系統、貨車加上機車快遞」

的物流模式,壓縮集貨與配送時間

 

張駿極舉例,

每天晚上,他們會先與供貨小農聯繫,

確定隔天採收的農作物及數量,

可以預先網路上架,

供消費者下單,並嚴格控制庫存數量。

此外,他們還準備設計app,

讓農戶記錄播種的果菜種類及數量,

就能預測未來潛在的貨品數量。

 

開張2年來,厚生市集站穩第一步,每年業績成長2、3倍。

張駿極發現,有3成訂單來自平板電腦或智慧型手機。

4月,他們新推出app,方便消費者行動下單。

此外,他們也設立第2個集貨站,擴大配送區域。

 

張駿極強調,客戶輸入的送貨地點與訂單量,

就是他們預測業務走勢的重要資訊。

 

隨著業務量倍增,他們會在不同縣市區域開設集貨站,

供應附近生產的蔬果。

「我們現在還很小,

未來也不會像連鎖賣場設立大型倉儲,統一集貨配送,」

張駿極認為,中央倉儲會讓食材失去溯源性,

難以追蹤履歷,進而消滅食物味道的多樣性。

 

「多樣性是非常可貴的,」張駿極說。

曾有林口農友種了20顆柚子,交給他上網販售,

「或許不如南部柚子香甜,

我鼓勵消費者,嘗嘗我們在地的味道。」  

 

台灣食材尚青米其林主廚好愛

 

【聯合報/記者王惠琳、林哲良、吳雨潔/台北報導】

 

不少米其林星級主廚登台客座,

入境隨俗融入台灣味,

尤其是水果、海鮮皆被星級主廚做為食材,

除了節省成本、環保與便利性,

台灣食材的濃郁香氣、甜味等,更是主因。

 

台灣水果質量俱佳,連以法國農產品自豪的

米其林三星主廚Yannick,偶然接觸到台灣檸檬,

都驚訝品質不輸法國,價格卻更實惠。

他的S.T.A.Y 餐廳還用宜蘭盛產的紅心芭樂做甜點,

調味雲林有機綜合野生花蜜。

 

同樣愛用台灣水果的還有

法國三星Joel Robuchon侯布雄

茶點沙龍甜點主廚高橋和久,

曾把關廟鳳梨做成慕斯、愛文芒果做成果泥搭椰奶酪。

 

侯布雄餐廳遍布世界,台灣駐店主廚Xavier BOYER認為,

不同食材,透過味道可維持同樣精神,

他在紐約做過一道魚料理,來台後改用台南魠魚,

用醬油調味、搭配乾番茄、珍珠洋蔥圈

與奶油馬鈴薯泥,巧妙融合台法味。

 

S.T.A.Y駐台主廚William Girard認為,

台灣海鮮可當日配送,

比冷凍一周的法國海鮮更具競爭力,

餐廳就用了澎湖大明蝦及小管搭配西班牙麵疙瘩,

Girard特別喜愛種類多元的澎湖海鮮,

澎湖生蠔也是主菜之一。

台灣特有的台東鹿野放山雞則是肉類首選。

 

義大利一星的Igor Macchia多次下鄉找食材,

對台灣有機蔬果特別有興趣,

他用苗栗有機豌豆做醬汁,

對台東的有機橄欖特殊風味驚豔不已,

接下來還要用台東洛神花入菜。

 

日前客座的義大利二星主廚Giancarlo Perbellini,

在探訪食材過程中發現,台灣品種的草莓、小番茄,

無論賣相或甜度、汁液飽滿度,都勝國外品種一籌,

還有土雞蛋特別適合用在「螯蝦沙拉」、

「草莓杏仁開心果冰淇淋」等菜。

 

香港二星的名人坊主廚鄭錦富也說,

台灣的魚蝦產量多、且鮮美味豐,

新鮮的食材不需要太多調味,就是美味。

 

日本名廚柘植實說,台灣的烏魚子尤勝日本,

甘鮮無腥味的特色,搭配上馬頭魚,加入蛋液,

入烤箱烘烤,酥、香、嫩滋味,盡展台灣滋味。

 

柘植實與Giancarlo Perbellini都表示,

在地食材入菜,無論新鮮、成本

或食物里程等環保因素,都可調至最理想狀態,

尤其搭上當地盛產食材,

更有加乘效果,勢必是未來趨勢。

 

心靈園丁 提供 網路資訊 與您分享 102.5.9

 

歡迎您到  情義相挺 義哥部落格 參觀一遊!

 

心靈園丁喜歡蒐集資訊與朋友共享!

有靈感或感想時,也喜歡寫些文章和心得感想!

誠摯歡迎您隨時來參觀,最好能留言認識喔!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心靈園丁 義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