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及名嘴的表演秀害了台灣!
媒體是把雙面刃,用的好可以監督有權力者,
但若是媒體墮落無法自律,則百姓反受其害。
只有立場而無是非!
打開台灣電視台的政論節目,
各有立場;各為其主(電視台老闆)。
許多電視台以藍綠作為市場區隔,爭取黨派的基本盤支持者。
電視台也沒有慎選節目的來賓,來賓的黨派色彩濃厚,
一面倒的言論就像是某黨的政令宣導一般。
政論節目變成類戲劇節目
節目內容毫無新聞專業,議題討論缺乏理性、客觀、公正,
事實未經查證和平衡報導。
節目的來賓情緒化也就罷了,連主持人都入戲很深,
帶頭用很情緒化的誇張表演方式取悅閱聽大眾。
評論重大議題不知道其中的內幕,
卻以聳動的標題搭配誇張的表情,賣力演出。
為了強化節目的戲劇效果及戲劇張力,
用一些道聽途說、捕風捉影,未經查證的訊息,
經過加油添醋之後,這些加工製造過的言論
就不負責任的在媒體上演了。
(新聞媒體變成了製造業,沒有新聞就主動製造新聞!)
信口開河亂人心;是非黑白轉成空!
名嘴們批判別人的時候,言辭犀利、毫不給人留餘地,
標準的『嚴以律人;寬以待己』!
名嘴的光環上身,使得這批人容易自我膨脹,
以為自己等同於民意的代言人。
表面上打著監督的正義大旗,卻暗中輸出對立與仇恨給民眾,
把民眾的情緒煽動起來,卻又提不出解決問題之道,
使得社會動蕩不安,
百姓處於焦慮、惶恐不安的思慮當中無所適從。
名嘴們每天呲牙咧嘴的爆料,真是語不驚人死不休啊!
謊稱自己有消息來源,憑空杜撰、捏造,
其實立論基礎沒有任何事實的根據,
只是憑個人的好惡妄加推斷,
完全不負責任的評論,可信度是偏低的。
若是事後證明說錯了,還硬坳,死不認錯,
並且還大方的繼續上節目。
如此這般,還能繼續在節目中口若懸河、口沫橫飛的
在節目上侃侃而談,真是佩服他們啊!
政論名嘴的賺錢及生存之道,
如果是建立在惟恐天下不亂,
在社會混亂中謀取個人的利益,
這就是所謂的名嘴被人看不起的地方!
這也是名嘴被許多國人視之為社會亂源的原因。
談話性節目的來賓術業有專攻?
有些電視台沒有慎選節目的來賓,邀請專業的學者專家參與,
而都是以固定的名嘴每天上演表演『秀』。
優點是主持人和來賓默契十足,主持人會作球給來賓,
(保傑:希平這個問題你怎麼看?)
節目流程好掌控,名嘴的口條好、侃侃而談,宛如專家一般。
名嘴上通天文下知地理、博古通今?
別看許多名嘴在節目上說得活靈活現,
彷彿是身處現場,自己親眼看到一般。
其實,名嘴都是由製作單位提供資料照稿演出而已。
名嘴們配合議題借題發揮,按照劇情演出,負責將話題炒熱。
(先由製作單位找好議題及資料,
製作好腳本交由名嘴臨時惡補背稿,有如演戲般照本宣科。
或是看大字報照著唸,就像是一台讀稿機。
至於名嘴是否能將資料快速消化再形於外,
就看其個人功力了!)
媒體是把雙面刃,用的好可以監督有權力者,
但若是媒體墮落無法自律,則百姓反受其害。
西方民主國家三權分立(行政、立法、司法),
媒體可以成為監督政府的第四權。
然而在台灣,媒體卻成為危害社會、國家的亂源,
百姓真是何其不幸啊!
電視台與名嘴譁眾取寵,完全缺乏自律與反省的精神,
沒有幫社會、國家除害,
反而越演越烈成為台灣社會應該除害的對象。
台灣媒體的墮落和不長進著實令人失望。
(媒體就像周處除三害故事中的周處一般,
在監督政府和政黨之餘,
幫民眾除害,卻忘了自己在不知不覺中也成了其中一害!
因為不會自我反省檢討和自律!)
看所謂的政論節目表演,民眾不能不用大腦,
千萬不要被電視台與名嘴牽著鼻子走!
這些人想把民眾當猴耍,
說話內容看似舌燦蓮花,但卻又言不及義,
販賣的言論都不是真才實料的產品,
掺了假的言論,聽多了有害,
遑論能夠釐清事實與真相,
只會造成判斷力不夠的閱聽者價值錯亂!
台灣這些政論、八卦節目能夠在市場生存,
還是因為有民眾愛看,
所以電視台每天都會上演「政治表演秀」。
電視台與名嘴不願擔負起「社會責任」,
因此民眾要有自己的獨立思考能力和判斷力,
自行判斷接收資訊的真偽,
別跟著人云亦云,讓自己失去主見!
台灣的亂源(三害):
效率不彰的政府、
只知惡鬥的政黨、
不公正客觀的媒體與名嘴。
政府︰台灣的企業拼勁十足,競爭力排名都佔世界的鰲頭,
但屢屢被政府的行政效率給拖累。
政黨︰政黨只知道爭奪權力,巧取豪奪既得利益不肯放手,
不知道以國家百姓為優先。
政黨領導人格局太小,無包容之心,
用藍綠之分來分裂這個小島國家。
媒體︰媒體與名嘴專業、公正、理性不足,
天天散佈似是而非的訊息,混淆民眾的視聽。
作者︰心靈園丁 102.9.15
歡迎您到 情義相挺 義哥部落格 參觀一遊!
心靈園丁喜歡蒐集資訊與朋友共享!
有靈感或感想時,也喜歡寫些文章和心得感想!
誠摯歡迎您隨時來參觀,最好能留言認識喔!
引用此文麻煩請註明出處!
附加文章︰
名嘴的故事-他們...一張嘴講四方
中國時報 文章部份摘錄
談話性節目成本低、話題性強,占據不少電視頻道精華時段,
更捧紅一票「名嘴」,從批評時政、分析社會亂象、
揭露名人隱私八卦,甚至外星人、古文明無不通曉,
形塑台灣另類文化特色,創造許多經典名言,
「名嘴」身分來歷不同,其中以從「記者」轉型占最大宗。
馬西屏、張友驊也是談話節目老面孔,
從政治經濟講到體育、外太空未知事物、神秘傳說,無所不包。
在大學新聞系任教的馬西屏擁有深厚新聞資歷,
張友驊曾是前總統陳水扁幕僚,
之後又上政論節目揭發扁家弊案,
經典名句是「這件事全世界只有三個人知道,
一個是我,一個是當事人,
另一個是誰?很抱歉,我不能說。」
儘管「事前做足功課」是多數名嘴共同心聲,
但畢竟不是「萬事通」,
資料引據錯誤、移花接木、張冠李戴等
糗事層出不窮,信用難免打折扣。
廖玉蕙:說自己的話
聯合報╱廖玉蕙
某位所謂的名嘴,在談話性節目中誤拿小說
《中國珍珠:龍保羅日記》當史實,鬧出笑話。
該名嘴辯稱相關資料是由製作單位先行準備,
經討論後,再分配給來賓負責講述。
看到這則新聞,我們才恍然大悟,
名嘴們說得口沫橫飛,
原來是別人提供資料,由他們負責演出。
難怪不管飛彈、幽浮或小道八卦,
他們看似都能滔滔不絕地夸夸其談。
反正說錯了,不必負責,只要推諉給提供資料者即可;
說對了,則毫無愧色的坐享專家的榮銜。
名嘴上節目討論,當然得自己準備、說自己的話,
否則怎稱得上是名嘴!
如只是耍耍嘴皮子、以強烈肢體語言
演述別人提供的資料,跟演員有什麼兩樣,
難怪要鬧拿歷史人物和小說角色打交道的大笑話,
簡直不負責任到極點。
這讓我不由得聯想起
我們教學生學寫作文的目的,
最精采作品不是旁徵博引的炫學之作,
而是有屬於自己精闢見解的文章。
論說文固然如此,抒情、記敘文又何嘗不是。
只是論說文直接說理;抒情、記敘文間接、婉轉呈現。
沒有想法的抒情文叫做無病呻吟;
沒有思想的記敘文必淪為流水帳;
沒有個人意見的論說文只是說別人說過的話,
不免浪費筆墨之譏。
所以,作文的終極目標是言之有物、論之成理,
而不是花枝招展、眩人耳目。
作文固然不辭前人的經驗或理論,
但最後得翻出底牌—你自己的想法呢?
有價值的學術論文
必有所發現,言前人之所未曾言。
可惜的是,我們往往看到的是徵引前人的看法:
孔子的、孟子的、荀子的、韓非子的…那你的想法呢?
我…我…我贊成孔子!
既然跟孔子一樣,又何必你煞有介事地重複陳述,
我們直接研讀《論語》不就好了!
小學到國中的的作文,從造詞、造句到仿作、
說故事、謀篇裁章…的一連串學習,只是基礎訓練,
沒有高見不難想像;到了高中、大學,甚至研究生,
如果還停留在「鸚鵡學話」的階段,
無法用自己的語言寫出自己的想法,
那就真的失去寫作的意義了。
今年學測的引導寫作,以司法院大法官會議做出
「大學生如不滿學校的處分,
有權可提起訴願和行政訴訟」的解釋
及台大李校長憂心可能因此造成師生關係的緊張為題幹,
要求考生以在學校的親身體驗或所見所聞,
用「學校和學生的關係」為題,寫一篇完整的文章。
一如所料的,因為學生一向只管模仿記誦,很少主動思考,
文章必然呈現大同小異,表現因此不盡理想。
但學生沒能寫好,未必代表題目出得不好;
我以為這個題目的出現深具指標意義!
它宣告「說自己的話」的時代已逐漸到來。
往年無論學測或指考的作文題目,常常悖離學生的生活經驗,
所以,考生東拉西扯,不外複製課本的說法,
或揣摩命題老師的心意;如今,考題切近年輕人的生活,
雖然一向習慣將作文變成謊言競技場的學生
一時還不慣說真話,難有獨特的秀異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