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澤直樹的三支箭
「部下的苦勞是上司的功績;
上司的過錯卻是部下的責任」
聯合報 劉思銘(TVBS節目部總監)
當日本以安倍經濟、東京申奧成功
成為舉世矚目焦點的同時,
半澤直樹就像大復活的號角般破空響起,
在日本國內以近5成的收視率
打破本世紀日劇最終回紀錄,
更挾影視軟實力再次給了
亞洲戲劇市場「加倍奉還」的逆轉重擊!
20年沉悶的經濟環境造就了本劇合理的時空環境,
紮實的原著小說供應了專業事件的
仿真性和人物厚度;精準的劇本改編技術,
建構出如電玩破關升級的劇集破口,
緊湊實踐了連續劇欲罷不能的精神。
再看看劇中說的:
「部下的苦勞是上司的功績;
上司的過錯卻是部下的責任」
半澤又說:「以牙還牙、十倍奉還」
加上被高層欺凌時堺雅人犀利壓抑的眼神和酸梅嘴,
這簡直是我們在職場在生活中備受高壓的眾生相,
一把同理心燒得人心沸騰!
投射與人性正是戲劇的本質!
只要劇情轉折合理觀眾認同,
更大的衝突創造更大的激情!
早在10年前的台灣本土劇中就設計過
「我不尬意輸ㄟ感覺」的激動神人了,
而且說起「送你一支番仔火」時,
臉上的三角眼和梅子嘴一點也不輸人。
但值得討論的是:台劇近年來固然內憂外患,
但日劇這些年來日子也沒在好過:
內有天災人禍加上強鄰韓星長驅直入攻城掠地、
外有各種國際事件 (如釣島事件)
導致娛樂外銷嚴重受阻,
在客觀條件並沒有明顯增加資源的狀況下
(例如成本並未特別增加)
半澤直樹依然可以硬生生的殺出一條血路、
這真的不只是半澤夠悍,更多的是:
日劇產業早就準備好了,對世界射出的「半澤三箭」!
半澤直樹的第一支箭:
宣告「日劇的故事供應鏈」早就準備好了
從上游來看,全世界的影視產業
大抵上都面臨了劇本稀缺、主創人才培育困境,
日劇很早就打通了橫向供應鏈,
雖不能說「理失求諸野」,
但善用發展成熟的文學環境,導入戲劇市場,
除了擴大故事產值外,
對於日劇擅長描述的各類職業背景中,
提供了更紮實的故事和人物基礎;
例如同樣以金融為背景的「華麗一族」(2007),
或講述熱血公務員奮鬥故事,還讓蕭萬長副總統
心有戚戚焉的「官僚之夏」(2010),
甚或是山崎豐子以醫療背景為主題的白色巨塔 (2003)…
這些文學改編的案例,相信各國都有,
但對日劇而言,早非個案,
半澤之所以能以簡單的劇型創造豐富的觀眾體驗,
背後至少是有兩個文創業別的創意能量做為靠山。
第二支箭,展現了「說複雜的故事」
但用了簡單華麗的技法
半澤選擇了一個在金融泡沫時期銀行業做為背景
(光想解釋就頭昏),放棄比較好操作的愛情議題
而直指懸疑、解謎、復仇的鋼性題材,
人物間甚至有跨代恩怨。
如果是一般等級順講故事的技法,
可能光人物出場與背景說明就得交代個一集
(這時候神已經移駕他台),
半澤卻能以極其緊湊的方式用短事件短場次短回憶
甚至還丟得出懸念的快節奏,一下子進入主劇,
接著再用每集撥洋蔥的技法,帶著觀眾前行。
這背後的意義是:日劇產業累積了
「足堪挑戰任何複雜題材」的標準化敘事技術。
「堺雅人犀利的眼神」其實是日劇裡常會
建立的具「識別意義」的鏡頭,
一出現就在喚醒觀眾「…要來囉! 要來囉」,
所以這個鏡頭的版型,人物要占整個畫面的多少比例?
眼神要放在什麼位置?就像企業的識別LOGO般,
每一次的構圖都得一致的!只要主角眼一瞪,
觀眾就像被制約一樣的激動起來!
甚至,每個場景都有其符號化的考慮:
劍道場=友情交流集氣所;會議室=修羅競技場;
回家的餐桌=溫暖補給站…
這一切都為觀眾留下有跡可尋的印象與指標,
甚至壇蜜所飾演的這個角色,除了劇中的關鍵轉折外,
也身負時時要提醒男觀眾注意注意的重任!
半澤的第三支箭,叫做娛樂經濟的箭!
宣告「只要戲紅!
所有周邊衍生產業都會動起來一起賺」。
以娛樂文創創造「跨產業衍生效益」,
最難的就是布局和整備!
這必須仰賴一部又一部作品的開發與積累,
簡單說,戲紅不紅都得先做,
這和國防預算一樣,不能真開戰了才到處買武器。
半澤直樹7月在日本TBS上檔、9月底播出最終回。
兩個月內,市場上開始掀起半澤經濟效應,
從主角吃的紅豆麵包、牛丼,
印有「加倍奉還」金句的小饅頭…甚至是「必勝領帶」,
都造成搶購熱潮,甚至還有半澤經典台詞
和半澤遊戲的APP問世,從伴手禮、服飾業、
旅遊業、 3C 新媒體業…估計帶動數十億日幣衍生商機。
但這些商品從企劃研發製造到行銷通路,都是早就準備好了!
劇紅或不紅有時候是天命;
但衍生效益的深耕整合是人意!
人意就是必須紅也做、不紅也做,
這是一個「先天資源不充裕」
必須採取「精耕制」產業的意志力。
最後想說的是:一口氣看完半澤直樹,
身中半澤三箭之餘,看到結局,
還是不由長嘆…原來,連續集也準備好了。
心靈園丁 提供 聯合報 資訊 102.10.18
歡迎您到 情義相挺 義哥部落格 參觀一遊!
心靈園丁喜歡蒐集資訊與朋友共享!
有靈感或感想時,也喜歡寫些文章和心得感想!
誠摯歡迎您隨時來參觀,最好能留言認識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