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安問題造成市場

互信基礎崩盤的困境

 

黑心商人摧毀社會運作的互信基礎!

民眾與商人之間的

「互信基礎」已經臨瓦解

難道我們要從工業時代退回到農業時代嗎?

我們常開玩笑的說︰

何必為了喝牛奶,要在家裡養一頭乳牛?

請讓教育幫我們找回市場上

失傳已久的誠實與良心吧!

 

 

 

黑心商人摧毀社會運作的互信基礎

 

台灣在政治上,藍綠政黨之間沒有「互信基礎」,

彼此相互爭鬥,爭權奪利的戲碼屢屢上演,

讓老百姓認為政治是骯髒醜陋的,

除了選舉投票不得不參與,平時還是少碰觸為妙。

 

然而,懶得沾染政治也就罷了

如今連民生的必需用品家庭主婦的開門七件事︰

柴米油鹽醬醋茶中最重要的「」都沾染上了黑心。

 

試問,廚房煎、炒、煑、炸哪樣少的了油。

三餐老是在外的「老外們」,

外食機會多,吃自助餐或便當

又哪裡躲的過黑心油的毒害。

現在台灣民眾去外面吃個小吃都要看一下攤販的油桶,

是不是黑心商人賣的品牌

 

無辜的消費者實在是不知道

買那一種商品才不會「又」中標

 

民眾與商人之間的

「互信基礎」已經臨瓦解,

對大廠牌的信賴也已經降到了冰點!

 

我們都在吃些什麼?不能說的祕密!

 

現代的飲食文化追求速成,食品都不是天然所製成。

過度加工的結果,

在食品當中添加了味精、色素…等人工添加劑。

為了延長保存期限又添加了防腐劑,

如今的「食品工廠」

已經變成了「化學工廠」,

常吃這些加工過的食品,對身體絕對是一種負擔。

 

如果您認為食品工廠變成化學工廠已經很惡劣了,

那麼對不起!那些奸商們認為這還不夠,

他們為了省成本繼續將

化學工廠轉變成為「餿水油工廠」,

從台灣地下工廠和越南無照工廠進口餿水油,

經過脫臭塔的處理之後,輸出到全台灣毒害全國百姓。

奸商們不能說的祕密

就是用我們的健康來換取他們的財富。

 

台灣人的健康,台灣名聲的損失,

頂新魏家你賠得起嗎?

 

在一片「滅頂」的聲浪下,頂新魏家緊急召開記者會,

頂新二董魏應交說︰

他很清楚如今頂新已經到了無論作什麼

都無法得到大眾「信任」的地步。

(頂新已經信用破產了!)

 

他們決定捐新台幣30億元作為食安基金,

請潤泰集團總裁尹衍樑以客觀監督者身分,

擔任獨立運作的食品安全革新委員會臨時召集人。

 

30億能賠什麼?

因為黑心油的毒害,政府究竟花了多少冤枉健保錢

黑心油是疾病的源頭,而健保醫療則是末端,

政府本末倒置,不在源頭把關,卻砸大錢在末端健保上,

台灣人的健康,頂新魏家賠得起嗎?

消費者真的想質問魏家:你們給自己的孩子吃什麼油

 

「Made in Taiwan」,台灣製造的食品

與「黑心貨」一樣被劃上等號

市場上,人與人之間的信賴感,都必須重新建立。

你的下游廠商要恢復消費者的信任,

又需要經過多少時間的慘澹經營?

台灣名聲的損失,頂新魏家你賠得起嗎?

 

如今,你們所引爆的食安問題與禍害,

豈是你們拿出區區30億就可以輕易擺平的!

 

如今,台灣的食安風暴

讓許多黑心商人的無良作為徹底暴露,

現出原形之後,他們卻還大聲喊冤毫無悔意。

難道他們真的不知道,

台灣被他們害的有多麼慘嗎?

 

黑心商人無良的作為

抹煞了多少認真廠商的努力!

 

台灣在國際市場一向有著製造業代工王國的名號,

從以往的成衣業、雨傘、鞋子,

到如今的單車、電腦、半導體、手機等3C產品,

台灣的品牌經過這麼多年來的努力,

台灣的進步是有目共睹!

Made in Taiwan」給外國人的印象

已經是值得信任的產地。

 

相對於「made in China」的便宜貨,

只要主打MIT台灣製造,

就代表著品質優良、可靠的保證,

就算價格貴一點,消費者也會捧場。

 

但是,黑心油事件爆發後,

真的是會被中國大陸的網友反唇相譏,

台灣人別五十步笑百步,說中國有「地溝油」,

你們台灣是半斤八兩,還不是有「餿水油」。

 

對製造地品質不佳的怨恨!

 

早年一般外國消費者,

對「Made in Taiwan」產品的印象,

都認為是劣質產品,

因此,連電影劇情裡

都會反應這樣的刻板印象。

 

電影裡,主角在下雨天想要撐傘,

一打開雨傘,傘就開花了,

因此,主角就生氣的說:

shit!「Made in Taiwan」!

透過電影的放送,讓台灣的形象大傷。

 

不經一番寒徹骨.得梅花撲鼻香!

 

然而,經過許多年來的努力,

經營者的觀念和員工的素質都大幅提昇,

台灣廠商在品質管理上精益求精,

如今,早已不是吳下阿蒙了!

不僅雪恥,還令人刮目相看!

很多外國人買精品都指名要買MIT

 

而如今,食品界黑心商人的沉淪,

讓台灣美食王國的招牌蒙塵,

食品業、旅遊業要想恢復消費者和國外旅客的信任,

又需要經過多少時間的慘澹經營,

才能恢復往日的名聲?真是令人感嘆啊!

 

小確幸 VS 大災難 !

 

政府現今常說要給老百姓小確幸」!

然而,每天新聞播報的卻都是

食藥署公佈哪家廠商又染上了黑心油,

通路商不停上架,接到預防性下架的

官方指示又忙著下架,

台灣的食品市場看到的是一團亂,

黑心食品十面埋伏,

下游廠商買這個也中槍,買別家也中槍,

消費者真是不知道該買那家的產品,才真正的有保證。

 

民眾既存的印象裡,

好像只記得政府只負責公佈哪家廠商中標,

但是卻又無力從源頭把關,

事後司法又是重重舉起;輕輕放下,

黑心商人只是罰個不痛不癢的幾百萬,

實在得不到應該有的懲罰。

 

對於黑心商人造成

台灣食品市場的大災難」,

所引發的食安問題以及信心崩盤危機

下游廠商人人自危,民眾人心惶惶,

戒慎恐懼的心情,政府官員能體會嗎?

 

黑心無良商人為何會存在於我們的社會?

是政府的把關不嚴,還是蓄意縱容,

造成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

政府若是沒有辦法解決食安問題

及保障人民的食品安全,

那政府存在的價值也就蕩然無存了!

 

無良的財團(大鯨魚)

與消費者(小蝦米)

之間的食安問題,

司法應該負起的責任!

 

從台灣以往黑心食品的判例,

消費者請求產品責任訴訟的損害賠償,

總是處於不利的一方,

對於不良的業者而言,根本起不了威懾的作用。

 

然而,在新聞或電影當中,

經常可以看到美國法律引用

懲罰性賠償」的案例。

 

因為懲罰性賠償的金額之高,有可能是天價,

所以會引起新聞媒體的注意而加以報導。

  

什麼是懲罰性賠償?

 

是指由法院判決不法行為人(廠商),

賠給受害人巨額的賠償金。

此金額有可能巨大到讓廠商倒閉。

 

為保護廣大消費者的基本權益,

建立懲罰性賠償制度是作為一個樣板案例,

嚇阻未來不會再發生類似的行為。

對於維護市場經濟秩序,

實現社會公平正義,代表著正向的指標。

 

(請參閱附加文章

1台灣的文明困境-食安風暴

2 對黑心廠商仁慈就是對全民殘忍!)

 

黑心商人讓文明倒退,

難道我們要回到以物易物的年代嗎?

 

經濟學理論,自由經濟貿易和全球化市場,

促使企業經營模式走向專業化及分工合作的方式。

而大公司的專業化與規模經濟,更可以衝量制價,

降低交易成本,使得消費者受惠

 

但是,如今台灣的食品市場,

連有品牌的大廠商都不可信,

這讓消費者不僅覺得無奈,也是很悲哀的一件事

 

難道我們要從工業時代退回到農業時代嗎?

沒有工廠生產線大量的生產,商品價格無法降低,  

消費者也會沒有多樣化的商品可以選擇使用。  

 

因為台灣黑心食品氾濫,

因為市場交易信任感瓦解,

生產經營者失去了消費者的信任,

從今往後,民眾必須要自力更生,

自己要種菜、養牛、養豬,

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嗎?

 

我們常開玩笑的說︰

何必為了喝牛奶,要在家裡養一頭乳牛?

難道為了帕吃到病死豬,家裡還得要養豬?

為了帕吃到餿水油,自己便要在家裡榨油?

 

人類的社會發展需要相互的依賴與依存

市場商品流通與交易運作,除了正常的交易規範,

商人絕對必須先有「自律」和「自重」的精神,

否則,防商人造假使壞竟然跟跟防賊一樣,戒心大增,

造成大家互不信任,市場崩壞之後,

就會致使台灣的食安文明陷入了一種困境了!

 

我們還是同類嗎?

同類相殘相害的悲哀!

 

不!當人失去了「人性」,

性格裡只有豺狼虎豹的行事風格時,

他們不會有兔死狐悲、

「物傷其類」的懷。

 

他們這一群人,蔑視法律,不知道德為何物?

只想以詐術賺取不正當的利益。

 

「我們」和「他們」雖然同處於台灣,

卻像是分處在兩個不同的世界裡。

 

他們沒有同舟一命的觀念,

有的是商人無祖國的概念,

這裡沒得賺,就轉移陣地,換到別的國家,

繼續以利益為先,人命、健康為次的手段經商。

 

如果人格價值觀都被扭曲了,

我想除了「監獄」可以矯正之外,

透過「教育」的扎根

才能在這塊土地與黑心的價值觀對抗。

 

請讓教育幫我們找回市場上

失傳已久的誠實與良心!

 

我們的社會除了集結消費者的力量,

集體抵制黑心無良商人的企業之外,

如果我們想要改變未來,就應該從教育著手,

父母與師長請認真的教養我們的孩子,

找回市場失去的誠實與良心

 

如果相人性有良善的一面,

那麼我們應該透過教育的力量去循循善誘學子們,

在成長的過程中,學習誠實與良心的價值觀。

 

如果相人性有可能為惡,

那麼我們更應該透過教育的力量去導正學子們,

使他們千萬不要受到負面教材的影響。

 

學校這種教育單位,

應該積極推廣設立「誠實良心商店」,

從小學就普設良心商店,

其目的不在於營利,而在於教育。

讓教育找回古早的貨真價實、童叟無欺的

社會價值和商業道德!

 

誠實良心商店,無人看管的商店,

沒有監視器,沒有人幫你結帳,

買東西請自己投錢

 

有人會問,這樣的作法,人性是否禁得起考驗?

其實,你應該問自己願不願意誠實的面對自己的良心!

當你誠實的完成了一次交易,就代表了你的良心還在!

 

(請參閱附加文章 3 師環科大誠實商店考驗學生良心!)

 

人在做;天在看!小心因果報應!

 

在如今的這個社會,充斥著黑心無良商人的環境裡,

謊言與虛假橫行。

不是他用塑化劑來毒死大家,

就是你用黑心油來害死我們!

要想吃得健康,竟然成為一種奢侈。

 

人心敗壞至此,奉行誠信經營原則,

能自律規範自身行為的企業,

究竟還剩幾家?

 

財團營業額動輒幾千個億,

居然還不滿足,還想方設法動壞腦筋。

 

真的請求企業主們,

請別把食品當成你們致富暴利的工具,

請認真的想一想當初做食品的「初心」,

想用食品感動消費者的

用心」究竟去哪裡了?

 

別為了自身的利益,

品牌形象都可以不顧,商譽敗壞也無所謂,

經商做人到如此的地步,

天理昭彰,我想人在做;天在看!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因果報應是絕對逃不掉的!

 

作者︰心靈園丁 103.10.28

 

 

歡迎您到

情義相挺 義哥心靈園丁

痞客邦部落格參觀一遊!

 

心靈園丁喜歡蒐集資訊與朋友共享!

有靈感或感想時,也喜歡寫些文章和心得感想!

誠摯歡迎您隨時來參觀,最好能留言認識喔!

 

引用此文麻煩請註明出處!

 

附加文章 1

 

台灣的文明困境食安風暴

 

蘋果日報 2014年10月16日

(陳昕嬡)美國紐約州律師

 

近日的黑心油事件,不意外的又變成為一場口水大戰。

輿論一面倒的討伐頂新集團,數落馬政府的無能。

頂新的確是該死,馬政府也確實無能。

 

然而在21世紀的台灣社會

用來處理食品(產品)安全問題的手段

似乎和英美等國大不相同,

反而是和包青天時代多有神似。

 

見微知著,其實台灣社會無法處理食安

和其它台灣社會所遇到的難題

只是台灣文明困境的不同表象。

 

文明的提升首重分工與專業化。

 

專業化可以帶來產出在質和量上的提升。

 

近年來大陸和韓國在電影、電視等文創產業上的進步

很大程度可以歸功於其在專業化上的努力。

因為市場夠大,每部電影、電視的製作預算夠高,

可以負擔得起專業化的分工。

 

然而分工與專業化

會增加人與人間合作與互動的需要,

學家稱其為交易成本。

 

以榨豬油為例,台灣早年各個商家

各自榨豬油以自用,效率會比專業生產來得低。

然而自榨自用,不需擔心會用到黑心油。

 

台灣社會因為無法有效的

處理專業化榨豬油

所產生的交易成本,產生了文明倒退

 

缺乏專業分工制度

專業化榨豬油貌似簡單,大家也視為當然,

然而這次事件說明了如何處理專業化

所帶來的交易成本可不是件簡單的事。

 

一般商家更不用說

消費大眾在購買豬油時

無法簡單確認這豬油的品質,

豬油原料的來源。

為了解決這樣的問題,

於是我們有了品牌

 

大品牌的廠商在做黑心事前

會考慮到事情一旦東窗事發,

對其品牌的影響。

然而這次黑心油事件

很明白的顯示靠品牌是不夠的。

當幹黑心事的利益夠大時,

人們是願意冒險的。

 

於是在英美諸國為了

處理專業化所帶來的交易成本,

逐漸演化出兩種互補的制度:

政府的管制和私人的產品責任訴訟。

政府管制好處在於事前的防範。

這也是絕大多數台灣輿論所著重之點:

要求政府拿出辦法。然而包青天只有一個,

政府無能舉世皆然。

況且政府在組織設計上

本就不是個高激勵的組織。

因此,在英美私人間產品責任訴訟

適時的提供了高強度嚇阻的角色。

 

若是黑心豬油事件發生在美國,

大家不需浪費口水懇請馬政府處理。

許多專精於產品責任的律師

會搶著對黑心商品進行分析,提起團體訴訟,

因為成功打贏訴訟的律師可取得高額的律師費。

 

黑心食品一再出現是個警鐘,

其深層的嚴重性遠超出於食品安全。

 

黑心食品問題凸顯出

台灣社會缺乏進行專業分工的制度基礎。

在21世紀的今天,台灣社會對處理專業化

所帶來的交易成本的態度

竟和中古時代的中國大同小異。

 

柯文哲說反對燒死女巫般處理頂新,

應該從制度面處理。

這才是正確處理台灣困境的開端。

 

附加文章 2

 

對黑心廠商仁慈

就是對全民殘忍

 

中國時報

 

食安風暴引發民怨沸騰之際,

日月光偷排廢水案判決出爐,輕罰300萬元,

被告不是緩刑就是無罪,再讓全民傻眼。

 

殘害民眾健康的黑心商人,一再獲得縱容,

台灣的司法連「吃得安全、活得安全」

的基本人權都無法保障,

究竟出了什麼問題?

 

問題源自3個層次,

主因台灣的法律是歐陸法系,

師法德國,除了《消費者保護法》之外,

普遍沒有懲罰性賠償制度

 

其次,環保相關法令對犯罪事實

未明確定義,罰則太輕。

 

最後,在日月光這個案子上,

很遺憾地看到台灣的學界也扛不起社會責任!

 

細讀日月光廢水案的判決書,可看到一段文字,

法院函請5家大學研究所鑑定日月光排廢的影響,

竟然全部遭到拒絕,以至於院方無法判定

日月光排出的廢水,是否有公共危險事實。

不少學者平常疾呼環境須保護,

事到臨頭卻害怕廠商或輿論壓力,

毫無知識分子的風骨,令人唏噓。

 

對黑心廠商仁慈,

就是對良心業者及全民殘忍。

 

試想,如果黑心商人無所不用其極,

只求削減成本,對循規蹈矩的同業而言,

無異是立足點不公平的競爭。

 

法律不能重懲黑心商人,

秉著良心做事的廠商

反而會被汰,劣幣逐良幣的結果,

就是台灣「商道」沉淪,代價由全民埋單。

 

美國電視影集或是好萊塢電影中,

常出現黑心企業支付天價賠償的情節,

但相同情節不會在台灣上演,台灣採行歐陸法系,

只能追究有形的、可見的、具體的損失,

而且賠償金額以實際損失為上限。

這也是為什麼在「起雲劑」事件中,

統一成功求償1.3億元,

消基會提團體訴訟只判賠120餘萬。

 

不論是工業廢水、劣質油

或是法令不允許的食品添加物,

對民眾健康損害屬於長期累積,

甚至造成最寶貴的性命損失。

 

如今高舉人權價值的台灣社會,

不應再用過時的法制,

應參考英美法的精神,

引入懲罰性賠償制度,

並為團體訴訟創造有利環境,

讓企業經營者不敢為非作歹。

 

另外,由於環境破壞對人體的危害舉證困難,

不如修法將重金屬、酸鹼值等各項標準定得更細,

罰則定得更重。

否則日月光單單9月營收就高達296億元,

罰款300萬元,根本不痛不癢!

 

不用怕一家企業「大到不能倒」,

只要需求存在、市場存在,

黑心企業瀕臨倒閉,自然會有人洽購經營權,

或由其他良心廠商補足缺口。

 

要是放任黑心企業行無阻,

出事到風頭過,

即可大事化小、小事化無,

台灣終將淪為犯罪者天堂。

 

附加文章 3

 

師環科大誠實商店

考驗學生良心

 

中國時報 周麗蘭/雲林報導

 

910環球科大設在宿舍的誠實商店,

自己看標價投錢,最受考驗的時段是半夜。

 

環球科技大學3棟宿舍的誠實商店,

2年來讓學生自己看標價投錢,

初期誠實率80%,最近再統計已成長到95%;

舍監表示,月底虧錢的機率大,

月初又會有小盈餘,可能是學生欠投,等有錢再補。

 

誠實商店位於宿舍1樓角落,連監視攝影機都不拍,

櫃上有20幾樣商品,以泡麵、餅乾為大宗,

價格從12元到50元不等,比便利商店便宜,

只收10%利潤當做賠本的基礎。

 

貼在牆上的誠實守則有6點,

幣值是新台幣、

不論白天或黑夜都要真的誠實

拿出你的良心放下你的錢幣、

沒有人顧店一切自己來、

服務時間24小時、可找舍輔老師預訂。

 

教官林美妙表示,從進貨、出貨的金額盤點來算,

一開始較有拿東西沒放錢的情形,但八成都回收了,

最近再統計,雖然「賺了又虧了」,

但只虧30元,誠實率可說很高

 

宿舍輔導老師陳怡汝說,

誠實商店一開始需要不斷宣導「欠錢的快還!」

最近有學生問她沒錢可否先投一半,等有錢再補足?

她認為OK,誠實就好。

 

陳怡汝說,每天營業額約700元,

因為同學的誠實度越來越高,上架的貨品越來越豐富。

 

轉貼之文章、圖片如有侵犯作者的智慧財產權,

請留言告知本人,會盡速刪除,在此致歉!

還希望作者能讓大家分享您的作品,謝謝您!

 

arrow
arrow

    心靈園丁 義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