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運追求公平正義,

不要走向蒼蠅王的叢林法則

而失去了文明理性!

 

探討學運追求公平正義,

也必須謹記蒼蠅王叢林法則中

是如何失去文明理性的一面。

 

這個世界沒有完美制度的國家,

烏托邦的理想世界也許只存在於小說之中。

我們要在不完美的世界,找到生存之道!

 

高汀的蒼蠅王是描寫人類自我沉淪的一本書。

也是一本人性的省思錄。

 

如果將一群純真的唱詩班孩童送到荒島,

荒島上沒有社會的規範

與傳統的倫理制度約束,結果會是如何?

 

書中描述的是孩子們因為要在荒島求生存

而展現了人性惡質的一面。

荒島上沒有『文明』,

所以不需要紀律與法治,擁有力量就是王!

 

當天真無邪的孩童變成了『野蠻人』,

過往的天真,對照著如今人性的殘酷,

人性的脆弱與墮落的速度之快,令人不勝唏噓。

 

原本懵懂無知、涉世未深的天真孩童,

是如何喪失他們的純真本性?

當自我意識無限的放大,理性開始逐步瓦解,

人與人的相處失去了信任,

組織裡又沒有反省自律的機制,

於是種種脫序的現象就此產生。

人性實驗的結果,荒島不是烏托邦的理想世界?

 

而如今台灣的年輕世代

會不會發生如同

蒼蠅王的故事中孩童們

所犯下相同的錯誤呢?

 

虛擬故事

 

某日一架飛機上,

一群青年乘客不滿機長的飛行路線,

發動了佔領駕駛艙的行動,

然而此舉卻引發了飛機失事,

飛機被迫降在亞洲的一個小島上。

 

飛機失事,機師和機上的年長者都不幸喪生,

只有那一群青年乘客幸運的存活下來。

為了在島上存活,

他們開始自發性的把人組織起來,

囤積物資,分配工作。

和成人世界一樣,有領袖魅力的人被推舉為領袖。

 

為了求生存,他們一起狩獵!

追逐猛獸讓他們開始嗜血,

卻忘了另一頭猛獸就藏在自己的內心裡。

只是暫時被『人性』給壓抑,

隱藏的『獸性』,隨時都等著出籠反噬。

 

在荒島上,他們崇拜一位名叫『民主』的神祇!

他們決定由大家共同決定誰是敵人,

就將他獻祭給神。

 

同時,群體的共識認為,因為荒島是化外之邦,

我們身處荒島所以不需要『法治』?

 

當人類失去文明、理性和法治之後,

人性會備受考驗!

要小心,當理性的防線潰堤,

人性的黑暗面會無聲無息地竄了出來。

這一群年青人會不會走上

蒼蠅王故事裡那群孩童一樣的下場呢?

這一個虛擬故事的結局將由歷史來作為見證。

 

改革需要『熱情』而不是『情』!

民主需要『法治』而不是『野蠻』!

國家需要『合作』而不是『對立』!

 

我們的社會為什麼會特別容忍學運?

是否因為學生代表了單純、熱情、有理想性。

 

而且,人們厭倦了政客總是戴著偽善虛假的面具,

高喊神聖口號的同時,其實是為了謀取自身的利益。

 

而學生們上街頭其私心是少的,

他們希望透過改革讓國家社會更美好。

可是,當年青人走入社會,

其實就已經開始喪失其天真的一面。

 

年青人面對複雜的社會議題,

卻只想用簡單的是與非、黑與白來處理問題。

有理想性卻無法與現實妥協,

務實的與朝野政黨共謀大局。

只執著於眼前一時的得失,

而沒有全盤的考量與布局,

 

當熱情轉變成為激情,

一時失去理性,就會陷入瘋狂的狀態。

此舉,會讓社會更形對立,反而形成無解的僵局。

 

我們看到青年學子們上凱道

已經變成一種對抗威權體制的象徵性儀式。

上街頭猶如參加了一場嘉年華式的遊行,

而且他們認為人數越多,其正當性就越足夠。

 

而為了鼓舞參加大眾的士氣,燃起激情,

我們這一批人要有共同的敵人,

高潮是會有獻祭的儀式,把敵人的首謀揪出來批判。

在眾人鼓譟聲中,當群眾陷入激情狀態,

只存在一種聲音,這時理性主義已宣告死亡。

 

民權意識高漲,為爭權益走上街頭,

可否『理直氣和』?

 

上街頭是希望政府能聽到我們這一群人的聲音,

政府要重視我們的問題,能盡速解決問題。

 

然而,最近上街頭抗爭的團體,除了『理直氣壯』,

還有點『得理不饒人』的架式。

 

(公共議題的討論,支持者各有其立場,

理究竟站在那一邊?也無絕對的定論!)

 

國家社會及政治制度如果有缺陷和不合理之處,

應該尋求如何將之導回正軌。

我們共同生活在台灣這一塊土地上的人們

和領導的政府官員,

若無法共同面對困境,解決問題。

遇到問題以『叢林法則』來解決社會的矛盾,

能真正的實現社會的公平正義嗎?

 

我們的國家能在衝突危中脫困,

凝聚出共識嗎?

 

古人云︰危邦不入;亂邦不居!

菲律賓之前常發生兵變,軍隊參與政變,

皆號稱是人民的力量。

 

然而用武力改革,其結果是軍人常用兵諫,

導致國家民主的倒退。

 

鄰近的泰國也時常發生街頭抗爭,

抗爭的一方侵入政府機關,

癱瘓國家運作機制。

當泰國國內動盪不安之時,

沒人敢到泰國旅遊和投資。

 

人類的史發展至今,從野蠻走向文明,

應該有發展出一套『衝突的解決制』。

 

觀察極權國家體制和民主國家的政治發展,

民主國家,人民和政府之間有

溝通協調機制』,有保障人民申訴的管道。

不用像極權國家,過去紅衛兵的口號︰

上街頭大聲吶喊,造反有理;革命無罪!

 

當一群野蠻人把理智釘上十字架,

把文明踩在腳下時,談論『民主』已是多餘!

 

民主與法治兩者會衝突嗎?

可以包容不同意見,

不可以縱容不遵守法治!

 

在大聲主張『民主』的同時,絕對不要忘了

還是要有『法治』來當作配套的措施,

否則,民主就是一頭毫無節制的怪獸。

 

絕對會有人假民主之名,行違法之實。

會以民主為口號,自我膨脹變成暴民政治。

 

而當這些行為逾越法治的人出現,

我們不可鄉愿的加以縱容,

否則,會被假民主反噬受傷害的還是沉默的大多數人。

 

天災人禍之後社會能不失序靠的是什麼?

 

美國卡翠娜颱風災後,紐奧良災民為何演變成為暴民?

災民因為缺乏物資就可以趁火打劫?

打、砸、搶等失序現象橫行街頭,

希望社會穩定的市民害怕變成失序現象的受害者。

因為無公權力維持秩序,陷入了無政府的狀態。

 

對比之下,日本發生海嘯及大地震之後,

新聞報導,許多媒體都稱讚日本災民

依然保持冷靜、有紀律、守秩序。

領救濟物資不爭先恐後,依舊排隊守秩序。

這是民族性格使然,還是有著自我克制的自律精神。

 

天災人禍之後,災民若能在危難困境之中彼此扶持,

共同走出難關,才能更彰顯人性之可貴。

 

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

 

中國記者為雜誌寫下了

「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這個標題。

中國作家韓寒來台灣旅遊也稱讚

「台灣的人情味」值得學習。

這是台灣人性美好的一面。

 

然而,從公共議題的討論,

我們看到台灣人性的另一面。

 

脆弱而扭曲的民主,充斥在抗爭的街頭,

群眾甚至包圍警察局,

學生領導者帶領群眾高喊要警察局長下台的口號,

許多像是沒有「靈魂」的支持者,跟著吶喊。

學生領導者還語帶威脅的對警察局長說︰

你要小心被暗殺!

 

如此的作為,

讓之前佔領立法院的學生們高談「民主」,

光榮退場後,包圍警察局的戲碼成為一場鬧劇。

許多在家裡看新聞的沉默大多數國民,

看到如此場景只能搖頭嘆息,

他們所謂的「民主」是可以為所欲為嗎?

 

民主要防止裁濫權和盲目的民粹!

 

很早之前,古希臘哲人

就對獨裁政治和民主制度的利弊

及優缺點提出過發人深省的見解。

 

提醒後人,『裁政治

會把權力高度集中於個人或少數人手裡,

當獨裁者不受人民控制之時,

統治者不會想去謀求大多數人民

的權益規劃施政,

只會維護自己個人或少數人的利益。

 

而『民主制度

要小心不要被有心人士扭曲利用,走向民粹。

當民主墮落,當人民理智盲目,

民主有可能變成暴民政治。

 

在現代民主國家,

由人民選出的政府,有分權制衡的制度,

讓有權力者相互牽制、制衡,

防止權力過於集中導致濫權。

 

而民主也是一種價值觀,

民主要能尊重、包容多元價值的觀點。

 

例如︰尊重個人的自由,

但是你的自由不能妨礙他人的自由。

在民主法治的社會,集會遊行表達訴求要遵守規範,

不可任意用占路、包圍等脅迫的方式表達訴求,

這是誤解民主和濫用民主的作為。

 

以合作代替對抗,才是國家社會之福!

 

當學運的領導者用激情高昂的語氣訴說著,

國家的領導人是我們這一群人的『敵人』,

我彷彿看到台灣政黨惡鬥的翻版。

要把國家的政策主導權交在你們的手中,我不放心!

 

台灣目前的政治困境

就是政黨帶頭搞鬥爭、搞分裂,挑起仇恨,

讓我們的社會,人與人之間的相處

失去了信任,沒有信賴感。

 

面對國內外情勢的緊迫,

只有指責與批評,勇於內鬥與扯後腿。

然而,將國家分裂,得到利益的只會是少數人,

全民的前途卻葬送在一小撮人的無知與貪念之下。

 

所謂︰兵兇戰危!

如今,海峽兩岸積極的

推動和平發展,以合作代替對抗。

也建立互信機制避免戰爭的發生,

朝解除敵對狀態而努力。

 

然而台灣自己人反倒是內鬥的更兇,

朝野兩黨長年的惡鬥已是常態。

眾多浮上檯面的公共議題

也讓人民之間激起對立的氛圍。

討論公共議題已經無法用

理性、專業,而只能以民粹、力量來對決。

 

大陸的一句順口溜說的好︰

 

不到北京不知道自己官小,

不到上海不知道自己錢少,

不到海南島不知道自己身體不好。

後來還被加上一句,

『不到台灣不知道文革還在搞』。

 

真不知道該說無奈還是悲哀!

公共議題無法理性的坐下來討論,傾聽對方的聲音。

用上街頭的方式與不同的意見者互嗆,

在彼此的爭執相罵中,能有辦法解決問題嗎?

 

如何在不完美的世界,

找到生存之道,是人生重要的課題!

 

上街頭匯聚累積的力量,要朝向對的方向,

而不要將力量用在對抗,抵消進步向前的動力,

搞亂所有人安身立命的地方,是多數人所不樂見的。

 

有志青年應該將力量整合,謀求共識。

年青人想要改革國家社會,請先學會承擔責任,

少一點政治的口水,少一點對抗,

以理性的行動倡導國人團結合作,

共同面對困境,迎接挑戰,

國家才有未來的希望可言。

 

作者心靈園丁103.5.7

 

歡迎您到歡迎您到

情義相挺 義哥心靈園丁

痞客邦部落格參觀一遊!

 

心靈園丁喜歡蒐集資訊與朋友共享!

有靈感或感想時,也喜歡寫些文章和心得感想!

誠摯歡迎您隨時來參觀,最好能留言認識喔!

 

引用此文麻煩請註明出處!

 

附加文章 1

 

讓學生墮落成公民吧

 

2014年04月14日 蘋中信(胡晴舫)

 

作家可能為了保持運動的純潔性,

很快定調「太陽花學運」,而不是「大腸花民運」。

 

雖然學生與學者之所以佔領立法院24天,

靠的是外頭民間組織力量與自願下了班來靜坐、

隨他們上凱道的民眾,使他們得到民主的正當性。

 

認為高舉了學生這張大旗,

這些年輕人的公開訴求便必定無私,

動機就一定無邪,

因此便毫無疑問地擁有道德高度。

 

然而,就算他們不純真不善良,

就算他們挾帶政治企圖、私藏利心,

公民的呼籲難道就不正當、不該重視?

 

我無法理解公民分類的邏輯,

難道公民有高尚粗野、純潔骯髒之分?

就像女孩分好壞?情操或有別,道德或有差,

但,所有公民的權利義務卻相等,也都有權期待未來。

 

學生也是公民,只是年輕一點,職業是讀書。

此次太陽花運動與其定調學生、

不如說由年輕公民發起,

鼓舞了不同階層世代的其他公民,

匯集並展示了宏大民意,

反對代議民主淪為黑箱作業,維護台灣尊嚴自治,

呼籲政府在處理敏感的兩岸關係上

擴大全民參與,先求社會共識再對外談判。

 

公民與政府的整場對話中,

因為是年輕公民在議場裡的關係,

民眾在外圍坐,帶有保護的意味,

雖然所謂的民眾也不乏非大學生的年輕公民,

相同為了憂心未來而加入。

 

為了強化年輕群眾的的純潔性與道德高度,

不斷強調他們只是「孩子」,種種不忍與支持,

包括衝撞法律的原諒,

多少出自寵愛下一代的傳統家庭觀,

夾雜了媽寶情緒,而未把對方當做一名成年公民。

 

學生出關時的溫情儀式,

讓人聯想古代童男童女祭上神壇,

社會罪愆彷彿就此滌淨了,島嶼看見天光。

但,「公民」這個現代身分不見了。

 

別拱他們留在神壇

 

運動暫告段落,有人譏諷他們累積政治資本,

有人希望他們組黨,更多人擔心他們墮落。

 

青年人做了他們該做的事,

展示了現代公民如何行使政治權利,

接下來是所有人的事。國家不是馬政府的,

也不只是這些青年人的,自己國家自己救,

這就包括了你我全部人。

 

他們不是救世主,不要期待他們做什麼不做什麼,

讓他們回歸普通公民,別拱他們留在神壇。

 

一名現代公民行使政治權力的方式

不僅抵抗政府,還包括參與政府。

 

為眾人服務本是偉大志向。

封建讀書人只能建言,冒殺頭風險跪著上奏。

民主時代,人民是主人,政治權力開放爭取。

 

佔領立法院的最好方式,就是選進去。

政治髒,但活著本身本來就髒,

尤其協調眾人一起活注定蹚渾水,只能不斷注入清流。

改革也不可能簡單俐落,

理想與現實之間的距離本來就是要拚命追跑的。

 

那些擔憂學生墮落的人請去找其他事

像是全球能源危機來苦惱吧。

 

我個人倒希望學生早日墮落,

墮落成一名普通公民,

進到我們社會當中堅份子,

從那個箝制他們童真

的神聖光環中掙脫出來,

開始創業、參選、繳稅、

像個成年人加入社會,主導社會。

拿掉隔絕純真學子與污穢民眾的

立法院圍牆,讓公民做公民該做的事吧。

 

 

附加文章 2

 

誰讓學生成為權力巨獸?  

 

冷眼集【聯合報╱本報記者蔡惠萍】

 

反服貿運動發展至今,

學生

已成全台灣最具有權力的身分跟表徵

從霸占議場、攻占政院,狂拍靠近立院的車窗

詰問「你是誰?」、立委被阻擋在議場外...。

從網路到馬路、校園到社會,

學生儼然成了一頭權力巨獸。

但又是誰餵養出了這頭怪獸?

 

從學生占領立院開始,政客與部分媒體,

因為投鼠忌器或自身立場,一味討好學生;

對於學生的偏差行為,刻意「隱惡揚善」,

從美化變本加厲為變成神化,

讓學生自以為目的正當,就可以不忌任何手段,

忘了法治,忘了應有的是非標準。

 

以占領行政院學生吃了

行政院副秘書長蕭家淇的太陽餅為例,

多數的媒體非但沒譴責侵占與偷竊行為,

還隨網路鄉民起舞,回頭揶揄受害者,

將新聞焦點放在網友集資買太陽餅「還」給蕭家淇上。

 

而當中有人因遭到驅散而受傷,

許多媒體與政客的焦點只放在警察「暴力」,

卻刻意忽略衝入國家行政中樞,違法在先的事實。

 

也就是這種「只問立場、不問是非」的錯亂態度,

讓學生利用各種方式夸飾言行,

渾然不覺自己何錯之有?

 

除了脫法行為未受譴責,

每每只要有人發表與反服貿不同的言論,

從電話、電郵到臉書就會被灌爆、肉搜;

央行總裁彭淮南提出「彭氏服貿懶人包」,

央行也接到抗議郵件。

 

在政客的哄抬與部分媒體的縱容下,

反正做錯事有人善後,

甚至還會幫著學生指責、嘲笑受害者;

學生愈來愈自我膨、事理不分,

更遑論為自己的言行負責。

 

眼中只有立場的政客與媒體,

供應源源不絕的奶水,一路養大了這頭權力怪獸。

接下來,到底是這頭怪獸及其扈從最後主宰了一切,

還是終會被某種應有的價值與標準反噬,就等著看吧。

 

附加文章 3

 

泰國政局動亂未平息 經陷衰退

 

【聯合報╱編譯任中原/報導】

 

泰國經歷五個月的

政治鬥爭與街頭動亂,

消費、觀光及出口一片慘綠;

原本是亞洲最具韌性的經濟體,

如今正一步步邁向衰退。

 

路透報導,泰國從二月初國會改選後,

政府迄今一直停擺,總理盈拉僅能主持看守內閣,

憲法法庭也宣布選舉無效。

 

現在盈拉又被指控貪瀆,

使「紅」、「黃」兩派間的鬥爭可能進一步升高。

由於支持盈拉的農民與勞工階級(紅衫軍)

誓言將對保守勢力發動反擊,

因此如果有任何新政府

取代盈拉政權,恐引發激烈衝突。

 

政爭糾結難解,已使二月消費者信心指數

跌到十二年半來的谷底。

曼谷市鬧區群僑商業中心的手機市場原本人潮不斷,

如今卻門可羅雀,老闆也閒著打電玩。

越來越多人因缺錢,

把高檔手機賣回給店家改用陽春機。

 

二月工業景氣指數降到二○○九年來最低點,

房地產買氣跌到近九年來谷底;

國內汽車銷售量比一年前劇減近百分之四十五,

而元月時的跌幅也差不多。

 

飯店住房率約五成,遠低於正常時期的八成水平。

經濟學者指出,

五個月來的反政府「包圍」行動

和零星暴力嚇跑觀光客,

使曼谷觀光業損失高達三千億泰銖

(約合台幣二千八百億元)。

 

出口是唯一支撐力道,

但今年前兩個月出口額

僅比去年同期成長百分之○點二。

 

中央銀行預估今年第一季經濟將負成長;

如果第二季仍無起色,便將陷入二○○九年初

以來的首次衰退。央行已將基準利率降低一碼,

成為百分之二,是二○一○年十二月以來的最低水準;

央行總裁張旭州上周表示,由於缺乏信心,

加上政策真空,即使大幅降低利率也救不了經濟。

 

憲法法庭已判決二兆泰銖的

公共建設計畫非法,不能動支。

總金額六千六百億銖的投資計畫,

也因為看守內閣無法組成

新的投資委員會而一直遭到冷凍。

 

面對政局動盪加上家庭負債沉重

(去年底達到國內生產毛額八成以上),

又不確定曼谷是否會再度發生暴亂,

消費者根本不敢亂花錢。

 

國際貨幣基金(IMF)上周預測

今年泰國經濟成長百分之二點五,居亞洲之末。

泰國國內經濟學者預測,

今年經濟成長率不到百分之二;

如果出口成長率無法達到央行預估的

百分之四點五,經濟將陷入衰退。

 

轉貼之文章、圖片如有侵犯作者的智慧財產權,

請留言告知本人,會盡速刪除,在此致歉!

還希望作者能讓大家分享您的作品,謝謝您!

arrow
arrow

    心靈園丁 義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